荣光因劳动而闪耀,幸福由奋斗来书写。4月28日,“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100 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”在北京举行,会上,长虹技佳钣金模具厂机加班班长、高级工程师张祥辉,被授予“全国劳动模范”荣誉称号。
全国劳动模范,作为党中央、国务院授予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卓越贡献者的至高荣誉,是劳动者群体中当之无愧的时代标杆。习深刻指出,新时代新征程,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,汇聚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磅礴力量,脚踏实地、奋发进取、拼搏奉献,一步一个脚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。
面对荣誉勋章,张祥辉异常平静。他深知,今日成就皆源于长虹这片孕育匠心的沃土,这里不仅是生产车间的物理空间,更是一座传承与创新交织的精神丰碑。长虹特有的师承制文化,为年轻匠人照亮技能进阶的漫漫长路。在这里,传统工艺与现代智造深度融合,团队成员以创新为桨,在精密制造的海洋中破浪前行。
长虹构建的全链条培育体系,恰似精心设计的成长阶梯。从入职时的系统培训,到项目实战中的磨砺,再到技术攻坚的突破,每个环节都为人才成长提供了精准支撑。正是这样的培育生态,让张祥辉得以在坚实的基础上稳步攀登,在产业发展的宏大叙事中,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
“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,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,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”,恰似为无数追梦者照亮前行的明灯。而对于全国劳动模范张祥辉而言,1993 年 7 月踏入长虹机器厂一车间的那一刻,正是他人生紧要处的关键一步。
那时的一车间,承载着长虹机械加工的最高水准。技校毕业的张祥辉怀惴着满心憧憬与自豪,踏入这片梦想之地,对未来充满期待,满心想着好好工作、多挣奖金。然而,现实却给了这位职场新人一个“下马威”。
初入车间,张祥辉担任车工助理。原以为是技术精湛的施展,却未曾料到,操作车床竟是一场体力与意志的双重考验。车间里,机床前的每分每秒都需要全神贯注、全程站立。“这哪里是技术活,简直就是体力活!”腰酸腿疼的张祥辉站站坐坐的节奏,让加工进度陷入停滞。
当时,张祥辉与师傅共同加工轴类零件,两人分工协作,形成小型流水线。虽说技术难度不大,但却因为张祥辉时常休息,严重打乱工作节奏,进而耽误了生产进度。
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张祥辉羞愧难当。就在他满心愧疚与不安,师傅走到他身边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咱们干活不怕慢,就怕站!”这句看似平淡的话语,却如同一记重锤,狠狠敲醒了迷茫中的张祥辉。即便30多年过去,早已“功成名就”的他,每当回忆往事,这句教诲依然历历在目,成为记忆深处最深刻的印记。
觉醒后的张祥辉,如同换了一个人。深知自己技术尚浅、跟不上节奏,他便每天早早来到车间。当其他同事陆续到岗准备开工时,他和师傅早已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。凭借着“钝学累功、夯雀先飞”的毅力,张祥辉的技术愈发娴熟。
岁月流转,如今的张祥辉早已超越师傅,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。但师傅的教诲,以及长虹“师承制”给予他成长的沃土,始终铭记于心。从车工助理到高级工程师,再到全国劳动模范,30多年的职业生涯,张祥辉用“坚持”二字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。
车工就是一把刀,这句流传于机械加工领域的谚语,在张祥辉二十年的车工生涯中,被赋予了鲜活的时代内涵。这位从一线车间成长起来的技术专家,用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创新,将快、准、稳的工匠特质淬炼成行业标杆,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传奇。
在张祥辉看来,锻造好刀的秘诀藏在实践与竞技的双重磨砺中。他始终信奉实践出真知的朴素真理:看十遍不如干一遍。在车间里,他总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生产,把每一次加工都当作精进技艺的机会。同时,他积极投身技能竞赛,在与同行的切磋中博采众长。大赛不仅是竞技场,更是创新思维的孵化器。他坦言,许多突破性的加工方法,都源自竞赛中碰撞出的灵感火花。
深耕技术创新沃土,张祥辉参与的项目不断结出硕果开元体育APP免费下载。CAE塑型成型分析在精密模组钣金模具上运用项目,将模具开发周期缩短15天,助力企业技术水平跃居行业前列;低成本金属无边框背板项目首创多项核心技术,产品市场占有率从50%提升至90%;自助榨汁机杯体杯盖分离装置开发项目打破技术垄断,实现核心部件国产化,创造8.8亿元产值奇迹。
二十载匠心筑梦,张祥辉以30余项技术攻关、4项发明专利、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的丰硕成果,诠释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。做一件事,就要做到极致。这句朴实的话语,正是他对工匠精神最生动的注脚。从普通车工到全国劳动模范,张祥辉用一把好刀,雕琢出中国制造的品质高度,也为无数产业工人树立了奋斗的榜样。
在工业技能的星河中,张祥辉的璀璨蜕变印证着传承的力量。张祥辉始终铭记师恩,秉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信念,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精湛技艺与宝贵经验倾囊相授。尽管已成为行业翘楚,他依旧保持着一线工人的质朴本色,常常深入熟悉的车间现场,开展实践教学。自工作室成立以来,硕果满枝:累计培训一线人次,培育出众多企业中坚力量;近五年间,130余名技师及高级技师从这里走向岗位;与5家职业院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,通过集中授课+现场实训的创新模式,实现了学员就业与企业招聘的无缝对接,开创了产教融合、校企共赢的新局面。他以师带徒模式培养的108名徒弟,如今均已成为生产技术骨干,多人担任班组长企业荣誉,其中徒弟杜勇更是成长为高级技师,在省市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。
从传统师承制到如今的张祥辉技能大师工作室,长虹不仅为传帮带文化注入了全新内涵,更赋予其时代使命,同时也为张祥辉搭建起了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。
面对“全国劳动模范”的至高荣誉,他平静地说道:这份荣誉首先要归功于公司给予的宝贵机会和广阔平台。未来,我将继续扎根岗位,传承工匠精神,为企业和社会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,攻克更多技术难题。
这番肺腑之言,折射出长虹控股集团为技术人才构建的全方位成长体系。正是通过技能提升、职业发展和技术支持三大平台,长虹助力张祥辉实现从 技校生 到 大国工匠 的蜕变,也为各岗位技术人才铺设了全周期、多层次的成长路径。
在长虹这片人才成长的沃土上,蓬勃的氛围与适配的平台相辅相成。张祥辉技能大师工作室犹如一座独特的灯塔,它打破了车间技术人员成长的固有边界,又与传统业务部门形成鲜明差异。这不仅是长虹内部的技术孵化基地,更是面向社会的人才摇篮,充分彰显了长虹海纳百川的企业胸怀。
在技能提升与展示层面,长虹通过内部岗位技术比武与外部参赛联动机制,激励技术人才持续精进、登高望远。在长虹内部有多个类似于张祥辉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设置,这是长虹平台支持的典型范例。依托四川长虹技佳精工的技术优势,工作室具备西南地区一流的冲压模具开发能力,为技术研发、技能培训、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,成为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孵化摇篮。
职业发展通道建设上,长虹作为四川省首批特级技师评聘试点企业,创新构建 新八级 技能人才职级体系,开展特级技师评聘试点,将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紧密挂钩、同步提升,让技术人才清晰看到上升空间。同时,长虹还借助绵阳市建立的职称 直通车 评审制度,打破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壁垒,全国技术能手、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等可直接申报副高级职称;国家级技能竞赛奖牌获得者、四川省技术能手等可直接申报评审相关系列(专业)的中级职称,为技术人才开辟了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。
在长虹匠心构筑的全周期人才培育生态中,以张祥辉为代表的国家级、省市级技能大师脱颖而出,行业领军人物与高技能人才持续涌现。他们以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,在精密制造的舞台上精雕细琢;以敢为人先的创新魄力,在技术攻坚的前沿勇攀高峰。这群行业翘楚携手同行,将专业智慧与创新灵感融入每一道工序,共同谱写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时代华章,铸就新时代大国工匠的不朽传奇。
(注: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,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,仅供参考。)
长虹技佳钣金模具厂机加班班长、高级工程师张祥辉,被授予“全国劳动模范”荣誉称号。开元体育APP免费下载开元体育APP免费下载开元体育APP免费下载